pytorch之诗词生成3--utils

先上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settings


def generate_random_poetry(tokenizer, model, s=''):
    """
    随机生成一首诗
    :param tokenizer: 分词器
    :param model: 用于生成古诗的模型
    :param s: 用于生成古诗的起始字符串,默认为空串
    :return: 一个字符串,表示一首古诗
    """
    # 将初始字符串转成token
    token_ids = tokenizer.encode(s)
    # 去掉结束标记[SEP]
    token_ids = token_ids[:-1]
    while len(token_ids) < settings.MAX_LEN:
        # 进行预测,只保留第一个样例(我们输入的样例数只有1)的、最后一个token的预测的、不包含[PAD][UNK][CLS]的概率分布
        output = model(np.array([token_ids, ], dtype=np.int32))
        _probas = output.numpy()[0, -1, 3:]
        del output
        # print(_probas)
        # 按照出现概率,对所有token倒序排列
        p_args = _probas.argsort()[::-1][:100]
        # 排列后的概率顺序
        p = _probas[p_args]
        # 先对概率归一
        p = p / sum(p)
        # 再按照预测出的概率,随机选择一个词作为预测结果
        target_index = np.random.choice(len(p), p=p)
        target = p_args[target_index] + 3
        # 保存
        token_ids.append(target)
        if target == 3:
            break
    return tokenizer.decode(token_ids)


def generate_acrostic(tokenizer, model, head):
    """
    随机生成一首藏头诗
    :param tokenizer: 分词器
    :param model: 用于生成古诗的模型
    :param head: 藏头诗的头
    :return: 一个字符串,表示一首古诗
    """
    # 使用空串初始化token_ids,加入[CLS]
    token_ids = tokenizer.encode('')
    token_ids = token_ids[:-1]
    # 标点符号,这里简单的只把逗号和句号作为标点
    punctuations = [',', '。']
    punctuation_ids = {tokenizer.token_to_id(token) for token in punctuations}
    # 缓存生成的诗的list
    poetry = []
    # 对于藏头诗中的每一个字,都生成一个短句
    for ch in head:
        # 先记录下这个字
        poetry.append(ch)
        # 将藏头诗的字符转成token id
        token_id = tokenizer.token_to_id(ch)
        # 加入到列表中去
        token_ids.append(token_id)
        # 开始生成一个短句
        while True:
            # 进行预测,只保留第一个样例(我们输入的样例数只有1)的、最后一个token的预测的、不包含[PAD][UNK][CLS]的概率分布
            output = model(np.array([token_ids, ], dtype=np.int32))
            _probas = output.numpy()[0, -1, 3:]
            del output
            # 按照出现概率,对所有token倒序排列
            p_args = _probas.argsort()[::-1][:100]
            # 排列后的概率顺序
            p = _probas[p_args]
            # 先对概率归一
            p = p / sum(p)
            # 再按照预测出的概率,随机选择一个词作为预测结果
            target_index = np.random.choice(len(p), p=p)
            target = p_args[target_index] + 3
            # 保存
            token_ids.append(target)
            # 只有不是特殊字符时,才保存到poetry里面去
            if target > 3:
                poetry.append(tokenizer.id_to_token(target))
            if target in punctuation_ids:
                break
    return ''.join(poetry)

我们首先看第一个函数generate_random_poetry,用于随机生成古诗。

def generate_random_poetry(tokenizer, model, s=''):
    """
    随机生成一首诗
    :param tokenizer: 分词器
    :param model: 用于生成古诗的模型
    :param s: 用于生成古诗的起始字符串,默认为空串
    :return: 一个字符串,表示一首古诗
    """

 tokenizer是一个分词器,用于将文本转化为模型可以理解的token序列。

# 将初始字符串转成token
    token_ids = tokenizer.encode(s)
    # 去掉结束标记[SEP]
    token_ids = token_ids[:-1]

是将我们传入的字符串转化为id序列。并使用切片操作切除token序列的最后一个元素。这个元素是用来标记结束标志[SEP]的。

我们接着看:

 while len(token_ids) < settings.MAX_LEN:
        # 进行预测,只保留第一个样例(我们输入的样例数只有1)的、最后一个token的预测的、不包含[PAD][UNK][CLS]的概率分布
        output = model(np.array([token_ids, ], dtype=np.int32))
        _probas = output.numpy()[0, -1, 3:]
        del output

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为什么我们要对最后一个 token进行切片处理了,是为了控制预测的长度。

之后我们进行预测,通过model模型对当前的token_ids序列进行预测,model接受一个形状为(batch_size,sequence_length)的输入,这里batch_size为1,sequence_length为token_ids的长度。因此,我们将token_ids包装成一个形状为(1,sequence_length)的numpy数组,并将其传递给model进行预测。

输出的结果是一个3D数组,形状为(1,sequence_length,vocab_size)。其中vocab_size是词汇表,得到的是对下一个词的预测。

然后通过output.numpy()将输出转化为numpy数组,由于我们只关注当前序列的最后一个token的预测结果,所以使用[0,-1,3:]来获取这部分概率分布。具体的,[0,-1]表示获取第一个样例的最后一个token的预测,而[3:]表示去除前三个token,即[PAD],[UNK]和[CLS]。

最后,通过del output释放output变量所占用的内存空间,这样做是为了及时释放内存,避免内存占用过多。

解释一下四个特殊的token在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的不同作用。

  • [PAD](填充):在序列中用于填充长度不足的部分,使得序列长度统一,在很多深度学习模型中,要求输入的序列长度是相同的,因此当序列长度不足时,可以使用[PAD]进行填充,使得序列达到统一的长度。
  • [UNK](未知):用于表示模型未见过的或者无法识别的词汇,当模型在处理文本时遇到不在词汇表中的词汇,就会用[UNK]表示,这样可以避免模型对于未知词汇的处理错误。
  • [CLS](分类):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一些任务中,例如文本分类,文本语义相似度等,[CLS]被用作特殊的起始标记。模型会将[CLS]作为整个序列的表示,并用于后续任务的处理。例如:对于文本分类任务,模型可以根据[CLS]表示进行预测分类标签。
  • [SEP](分隔符):用于表示序列的分隔,常见于处理多个句子或多个文本之间的任务。他可以用来分隔句子,句子对,文本片段等,在一些任务中,如文本对分类,问答系统等,输入可能包含多个句子或文本片段,模型可以通过识别[SEP]来理解不同句子之间的关系。另外,[SEP]还可以用于标记序列的结束,在一些 情况下,序列的长度是固定的,使用[SEP]标记还可以表示序列的结束。

继续看我们的代码:

 # 按照出现概率,对所有token倒序排列
        p_args = _probas.argsort()[::-1][:100]
        # 排列后的概率顺序
        p = _probas[p_args]
        # 先对概率归一
        p = p / sum(p)
        # 再按照预测出的概率,随机选择一个词作为预测结果
        target_index = np.random.choice(len(p), p=p)
        target = p_args[target_index] + 3
        # 保存
        token_ids.append(target)

 首先,通过argsort()函数对得到的所有outputs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然后经过[::-1]将排序结果进行反转,这样就变成了从大到小的排序,[:100]表示只选择排名前100的token。返回的是_probas中元素从小到大排序的索引数组。

得到索引数组之后,我们通过p=_probas[p_args],根据排名靠前的token的索引p_args,从预测的概率分布_probas中获取对应的概率值,这样得到的p就是排列后的概率顺序(概率值从大到小)。

之后对概率进行归一化,将概率值除以概率之和,使其概率和为1。

target_index = np.random.choice(len(p), p=p)根据参数p(给定的概率分布)在长度为len(p)的范围内进行随机选择,并返回选择的索引target_index。(显然,元素对应的p值越大,被选择的概率就越高)。

后面的target = p_args[target_index] + 3,其中+3是必不可少的,我刚刚因为没有+3就运行报错了,因为我们得到的target是对应于token_ids的索引,而token_ids的前三项是特殊字符,为了和实际中的模型相对应,我们需要将预测的token编号做一些偏离处理。

最后我们将我们的预测列表中加上我们预测的词的索引值,也就是target。

看着一段:

 if target == 3:
        break
return tokenizer.decode(token_ids)

如果生成的target的值是3,表示生成的token是特殊的[CLS]标记,这意味着生成的序列已结束。
返回我们解码之后的结果也就是生成的诗词。等于3的情况是存在的,3意味着结束标志SPE,当句子的长度合适时,其预测的下一个词很可能是3,我们规定3也属于可预测范围。

看生成藏头诗的代码:

def generate_acrostic(tokenizer, model, head):
    """
    随机生成一首藏头诗
    :param tokenizer: 分词器
    :param model: 用于生成古诗的模型
    :param head: 藏头诗的头
    :return: 一个字符串,表示一首古诗
    """
    # 使用空串初始化token_ids,加入[CLS]
    token_ids = tokenizer.encode('')
    token_ids = token_ids[:-1]
    # 标点符号,这里简单的只把逗号和句号作为标点
    punctuations = [',', '。']
    punctuation_ids = {tokenizer.token_to_id(token) for token in punctuations}
    # 缓存生成的诗的list
    poetry = []
    # 对于藏头诗中的每一个字,都生成一个短句
    for ch in head:
        # 先记录下这个字
        poetry.append(ch)
        # 将藏头诗的字符转成token id
        token_id = tokenizer.token_to_id(ch)
        # 加入到列表中去
        token_ids.append(token_id)
        # 开始生成一个短句
        while True:
            # 进行预测,只保留第一个样例(我们输入的样例数只有1)的、最后一个token的预测的、不包含[PAD][UNK][CLS]的概率分布
            output = model(np.array([token_ids, ], dtype=np.int32))
            _probas = output.numpy()[0, -1, 3:]
            del output
            # 按照出现概率,对所有token倒序排列
            p_args = _probas.argsort()[::-1][:100]
            # 排列后的概率顺序
            p = _probas[p_args]
            # 先对概率归一
            p = p / sum(p)
            # 再按照预测出的概率,随机选择一个词作为预测结果
            target_index = np.random.choice(len(p), p=p)
            target = p_args[target_index] + 3
            # 保存
            token_ids.append(target)
            # 只有不是特殊字符时,才保存到poetry里面去
            if target > 3:
                poetry.append(tokenizer.id_to_token(target))
            if target in punctuation_ids:
                break
    return ''.join(poetry)

我们看一下tokenizer.id_to_token(3,2,1,0)

这段代码和上面的随机生成古诗类似,不同的是:

上面的是完整生成一首古诗,其中就算遇到“,”或者“。”不会中断,直到遇到结束符号[SEP]才会中止。

而我们生成的藏头诗是对每一个字进行生成,这里遇到“,”,“。”就进行下一个字的继续生成。然后将每个字的自动生成进行拼接。得到完整的诗句。(当然,遇到[SEP]也是进行终止的,保证了句式的协调)。

return ''.join(poetry)

作用是将我们的peotry中的内容(短句),连接成一个字符串。并将其作为函数值返回。

如果不加join函数的话,输出是一个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