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

毕业设计暂时到了一个瓶颈,想不出有什么好办法,就趁这个时间回顾一下大学四年,也算是不浪费时间。所幸,每年都有几千字的年终总结,现在也派上了用场。
时间:2021.4.11
地点:湖南大学

大一(2017.9)

大一的时候吧,刚入学,回想一下我是什么样子。首先是比现在瘦多了,帅多了。当时算是我身体素质的巅峰吧,180的身高,140的体重,再加上一个假期的羽球训练,确实,比我现在强得不是一星半点。不过嘛,心态满浮躁的,既想要搞好学习,又想要搞好社团,还有班级工作,还有学生会。现在想一想,有些傲慢了。当了一年班长,加入了院学生会心理部做了一个蛮积极的部员,然后加了一些我到现在也没有去过一次的社团,甚至还加入了院羽毛球队,还参加了校队的选拔。最终虽然在工作上有些许成绩,但学习成绩烂得一塌糊涂,让我大二大三好生难受。
最大的收获应该是认识了改变我这四年的几位贵人吧,几位学长学姐。龚帅学长、刘瑞学姐是帮我最多的,各种各样的大事小情给了我很多很多的帮助;宋朝都学长、彭依依学姐、张煜学长教会了太多组织工作上的知识;张哲瑜学长、欧阳京哲学长在球队上给了我好多的照顾。这几位学长学姐也都是我所追求的方向,相信他们未来也必然会有远大的前程。
哦,对,还有小学期。其实没什么好说的,每天敲代码,提前了将近半个月完成了所有的代码题,但ccf考试并不理想。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

四六级证书绩点飘过
学生工作顺利ccf不理想
遇到了贵人单身(+1)
手写笔记(+1)打球时间0

总体来算,五五开吧

大二(2018.9)

大二,蛮累的。
开学初卸任了班长,有幸加入了机器人学院,与唐卓老师交流了几次并获得了进入项目组的机会(虽然后来由于课程原因没能进入),开学初的事很多,所幸我处理的都还算妥当,算是有条不紊吧。
然后就开始了学习。辞掉了班长,学生会也参加的很少,平时也没什么大事,整天也就是自习和上课,把自己沉迷于作业和实验之中,由于数据结构和数字电路的作业都会提前一到两个周布置下来,也就给我提供了预习的方向,一般来讲我会在作业截止一周前完成,所以不会有其他同学那种一到截止期限特别忙的情况。再加上数据结构和数字电路这两门课我都比较喜欢,特别是数字电路做CPU的实验。我做CPU光代码就足足写了半个月,而实验报告又前前后后改了八个版本,半个月的时间。我是真真正正的自己独立将CPU写出来的,很难用语言来形容让我最后看到我那25页的实验报告的时候的那种满足感和自豪感。虽然现在看来,CPU实验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和重大,可当初写的时候的心血,喜悦,真的是只有程序员能够明白的。最后CPU验收也是拿到了满分,也算得上没有辜负吧。
大二下学期,学习上没什么说的,开了几门我很喜欢的课,比方说算法,计算机系统,数字系统实验。都是很有用的课,特别是讨论课和实验课,每次都需要准备很久,查阅各式各样的论文,让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不管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我最得意的还是要数我在数字系统实验课上所写的模型机以及最后的倒车雷达,我们组专门选择了最高的等级,而我则负责串口助手的设计以及串口通信环节,当时我可以说是每天都泡在工训中心的实验室里,最后也不出意外的,拿到了满分的成绩。虽然累,但是蛮自在的。
另外,大二下学期我还进入了唐卓老师的项目组,虽然仅仅是负责人工智能模型训练中的贴标签,但两千多条信息,着实让我有些头疼。当时用了两天时间,每天晚上忙到三四点,听了不下一千条录音,总算是完成了任务。现在我也明白了,这种神经网络的智能项目,难点还真就在于这种训练集的打标签上面,训练集的数目和质量很大程度的影响了训练模型的质量,而至于模型,如果能有突破,将会是可以发science的那种成就,不过大部分情况,也就是套用现有的模型框架。这次经历也让我拿到了我人生中第一笔真正意义上的工资,不多,只有四百块,但真的让我很开心很开心。
然后,这个学期末的时候我也找到了我现在的导师李智勇老师,完全是我自己选择自己联系的,在我现在的项目过程中,也帮到了我很多很多。
大二小学期是我最忙碌也最开心的时期。我完全凭借自己一个人,从硬件到软件,设计,组装,编程,最后做出来了一个可以通过电脑控制的,可以自由移动的,可以写字的四自由度机械臂,这也让我如愿拿到了竞赛的第一名,拿到了小学期两门课的双满分。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

加入机器人学院(开拓了眼界,但后期没跟上)卸任班长
学习成绩提升没球打
CPU、倒车雷达、小学期各项实验满分体重升高(一学期没咋动)
参与唐卓老师项目,联系毕设导师单身(+2)
手写笔记(+1)

有的东西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有些东西一成不变,有些东西倒退了呢(能量守恒?)

大三(2019.9)

开创了自己的csdn博客,这也是在学长学姐的建议下开设的,我只是想把我的一些笔记放到这个博客上来,一方面可以证明自己曾经做过什么,另一方面可以告诉自己下一步是什么。从我的课程笔记,到灵光一现的代码,再到我现在在写的项目笔记。怎么说呢,至少在我以后被别人问起,我大学都学了些什么的时候,我能有个证明吧。
大三上学期我也如愿进入了湘江人工智能学院,离我想学习的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更近了一步。我也领到了两万块钱的科研经费,算是一大幸事。
自己学习和了解中国脑机接口技术领域内的一些老师和教授,毕竟是我喜欢的东西,喜欢的方向,多看一点还是好的。
核心加权成绩提高到了年级十五的位置,算是最大的成就,帮助我保研了。
大三下嘛…蛮搞我心态的。
我不仅仅要投身于学习,尽可能获得一个很不错的成绩,另一方面,我还需要尽可能取得一点科研成果,因为我知道,我的学术成绩并不好或者说不稳。
所以我申请了湘江人工智能学院的科研项目鼓励,并尽我所能地去做。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经历。我需要负责整个项目从设想、到计划、到硬件设计、到硬件加攻、到软件设计、软件编写、软件测试、整机测试的全部过程,而且,也需要负责资金的使用、报账、设备报备、验收等一系列的问题,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不小的考验,毕竟,是完全没有做过的事情。还好,在我的导师李智勇老师,湘江人工智能学院负责老师佘兢克老师的帮助下,基本上都有惊无险地过去了。最终,在大三下学期,即便是在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我仍旧在软件设计层面有所成就,撰写出了一篇英文学术论文。这可以说是我人生中的第一篇与科研有关的论文,而且是第一篇像模像样的论文,前前后后修改了不下十六次,才最终得到一个比较像样的成果。也是万幸,在经历过一次被拒之后,我的论文被一个机器人方向的国际会议所接收了,并邀请我参加了他们的线上会议,我也做了一篇英文汇报。现在回想起来,准备论文,编写论文,整理论文材料,整理学术报告,准备学术演讲,以及最后的问答准备这一系列过程,这对于我,是一件不敢想象的事情。在我之前设计的规划中,是完全没有的。
不过现在回想一下,不能算是真的学术论文,而应该是灌水的项目论文,毕竟没啥实质上的创新点,硬要说也不过是一个应用创新罢了,多少算是做了一点事情,并记录了下来。充其量算一篇EI论文,也就只能算是我向科研方向迈的极小一步,更多的是涨了点见识。
话又说回来,到了大三下的时候,才是真的最考验我心态的时候。由于我的论文被拒绝了一次,所以我错过了可以申报学术保研的时间,相当于我的论文并没有对我的保研起到直接的保障,我立马心慌了起来。说实话,那段时间,即便我手里有着国防科大的优秀营员证书,但仍旧饭吃不下、觉睡不着。虽然现在回想起来,会嘲笑自己修为不够,但如果再让我经历一次,我估计我仍旧做不到心如止水吧。那段时间真的是,一方面在准备考研的材料,开始恶补考研的相关课程,因为我已经非常晚了,所以时间非常紧张;另一方面又每天期待又恐惧着学校里的相关通知,真的是既害怕出通知,又担心为什么还不出通知。当时我的成绩是排在专业第十,虽然专业课和实践课的成绩不错,但学术核心课的成绩往后拉了很多,我相当于就在保研的及格线上,上也不是下也不是,真的就是提心吊胆。
在保研资格出了之后,似乎一切都顺利了起来。我由于参加了国防科大的夏季实训,成功获得了国防科大的直博生资格,获得了国防科大的录取生,相当于已经被国防科大以直博生的身份录取了。在学术上也十分顺利,学业进展也很不错。
前半年过得提心吊胆,后半年过得顺风顺水,感觉像是我前半年把这一年所有的惊吓都提前使用了,后半年一切都比较水到渠成的感觉。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

项目、论文、会议学生工作0
学习成绩、保研国防科大打球0
csdn单身(+3)
手写笔记(+1)

从提心吊胆到水到渠成,感慨万千。但有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被保留了下来

大四(2020.9)

在大四上学期,虽然没有拿到我最好的全科目全90+优秀的成绩,也仍旧拿到了全科目全80+良好的成绩,尤其是在智能网联车、机器人实验这几门课上,我们组是第一个完成的、第一个验收的、同时也是课程设计完成度比较好的。在这里感谢我的组员,在大学课程上一起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接下来,就是毕业设计了,也就是我最前面说到的卡顿的东西。目标是能够拿到一个优秀毕业论文的奖,这应该是大学生涯中所能拿到的最后一个奖,优秀毕业生已经拿到了,希望能拿到这个,给我的大学四年画上一个真正圆满的句号吧。
目前为止总结一下就是:

手写笔记(+1)学生工作0
成绩打球0
优秀毕业生单身(+4)达成成就:“始终如一”

希望能够平稳度过,算是立了个flag?

总结(2021.4.11)

还有不到两个月了,准确来讲是不到一个半月了,emmm,出乎意料的,心里很平静。
看着宿舍楼下各种花树的第三次开落,不禁问自己这四年,湖南大学,到底教会了我什么?
湖南大学当然教会了我很多知识,但我仍旧觉得,这些知识我不管在哪里,都可以获得。我真正感激的,是湖南大学,用它千年以上的底蕴,将我培养成为了一个书生,不,应该说,沾染了一些书生气吧。
如果说清北是将一个个原胚打磨成巧夺天工的珍宝,如果说国防科大是将一位位男儿培养成顶天立地的军人,那么,就我个人而言,湖南大学是通过他千百年的底蕴,把我,从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毕业生,打磨成了一个沾染了些许书生气的学生。
从大二开始,每有时间,我都会去岳麓书院走一走。有时会走遍整个书院,看看那几颗古树又结了几颗果,去艺术馆的角落拜一拜先师,或者去爱晚亭看一看那一首沁园春长沙。有的时候,我只会在门口张望一下,坐在门外的亭子上,或者干脆,坐在对面的研究生基地门前的台阶、石凳上,看看来来往往、一波又一波的游客,在这里拍拍照,在那里聊聊天,听着四五七八个导游一遍又一遍的讲解那些我身为湖南大学学生,听了四年却仍然只记得一个大概的陈年旧事。在临近考试的时候,尤甚。
我不知道我在看什么,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去,也许是考试临近拜拜老师图个心安,也许是实在不想坐车去河东(还是河西,我一直记不住)就近去散散心。
我分明是一个不喜欢人多,不喜欢闹市的人,却总能在岳麓书院平静下来,哪怕吵杂声不绝于耳。
岳麓书院,或者说岳麓山,总能让我感受到一种,类似于朝圣者在佛像前跪拜时的虔诚和宁静。如果非要用语言去形容,我只能极其不恰当的描述为:
那成百上千年沉淀下来的,近乎粘稠,近乎固化的时光。沉重、庄严、却又慈祥。
我到现在,仍然不知道“书生”二字是什么含义,一边说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一边又自嘲着“百无一用是书生”,一边又暗自许诺着“盛世风骨,乱世脊梁”。我不知道书生是什么,不知道如何去做一个书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感觉自己越来越像一个书生。我只是感觉到,在这四年里,我潜移默化的,接受了一些岳麓书院这千年时光的某些东西。
什么被洗掉了,我不知道;什么被留下了,我也不知道;什么被加进来、融合了,我还是不知道。只是,我现在看着岳麓书院门前的那副牌匾,看着岳麓书院里的那几幅对联,看着岳麓书院里的那几尊人像,我确确实实不像刚来时的心境,而是发自内心的,有了一种敬畏。
不像是敬畏某个人、某几个人,也不像是敬畏某段旧事、某段历史,而更像是,敬畏那沉甸甸的、古铜色的、陈旧的时光。
或许,一个书生,就是这样。饱读诗书,从书中,看到了炎黄大战蚩尤的凶险,看到了张骞出西域的壮丽,看到了战火立民国的飘摇,看到了大秦统天下的豪迈。
那些,历史,时间,我们明明不曾参与,但我们,却冥冥感同身受。
我真的,很喜欢湖南大学,即便我从未读懂它,即便我再也没有机会去读懂它。
絮絮叨叨,五千多字,文笔越来越冗杂了,都写了些啥啊。